安乡石磴刘氏
安乡石磴刘氏:形成于元朝,来自江西,始祖刘翊圣。
据光绪二十六年《石磴刘氏续修宗谱》记载,石磴刘氏属于刘氏宗族中的长沙刘氏南派,源出西汉景帝儿子长沙定王刘发,以长沙定王之子安城侯刘苍为远祖。(一说属于彭城刘氏楚元王大宗,并说安成始祖刘庄是楚元王刘交的第40代孙。但此说所传世系不可信。)本族迁湘始祖刘翊圣(1306--),字益赞,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早禾市梅子村圳上,本贯系出安成前溪,为安成前溪始祖刘庄的第19世孙。在湘中地区刘姓的所谓"三文五吉"中,刘翊圣属于刘吉星的曾孙。他在元朝时官任凤阁学士,因忤逆当道受排挤,被贬为潭州判官(一说为衡州别驾)。刘翊圣因喜爱湘南地区山水秀丽,退休后留居在湖南,定居在长沙府湘乡县老三十一都慕潭,成为刘姓入湘开基大始祖。刘翊圣死后葬于湘潭十都地名何家埠漩塘湾。
刘翊圣生了10个儿子,后裔分居各地:长子刘天稹,迁居安化下都明镜井等处;次子刘天祥,迁居安化常安一甲小冲等处;三子刘天寿,原居石磴子下塘,后迁他处;四子刘天富,迁居安化常安、黄沙屋场、芙蓉、永溪、桐树坪、峦峰寺等处;五子刘天贵,迁居新化九都马家塘;六子刘天柱,迁居湘乡;七子刘天舆,迁居新化十都一甲车田、江枧头等处;八子刘天顺,迁居邵阳;九子刘天则,迁居石磴;十子刘天奇,迁居安化珠梅。刘翊圣的10房子孙,遍布湘中地区的新化、安化、邵阳、娄底、涟源、双峰、湘乡等市县,人口数十万,蔚然为湘中巨族。
石磴刘氏的第一世始祖,则是刘翊圣的第九子刘天锡的后裔。刘天锡生刘银亮,刘银亮生刘文燮,刘文燮生刘应照。刘应照的儿子,则是石磴刘氏的分支派祖刘则安。
始祖刘则安,行贤二,元时任山西太原知府。
石磴刘氏在创修族谱时曾订立了一个28字的七言派语诗:
则楚汝思江廷德,万继元大世能期。
悠远时兴景运泰,忠良扶上树洪基。
其中,"则"字派就是石磴开基始祖刘则安。到光绪二十六年续修家谱时,又从第12代"世"字派起,新订立一五言派语诗:世能期悠远,时亨景运昌。忠良扶上治,孝友秉家纲。
其中,"亨"字又作"兴","昌"字又作"泰","治"字又作"树","孝友"二字又作"洪基"。时至今日,石磴刘氏已传至刘则安的第二十六代。附石磴刘氏世系:
1刘则安→2刘楚远→3刘汝青→4刘思礼→5刘江→6刘廷琥→7刘德岳→8刘万谱→9刘继善→10刘元贞→11刘大玉→12刘世杰→13刘能学→14刘期苏→15刘悠德→16刘远氤→17刘时俊→18刘兴碧→19刘景炳→20刘运*(钅+尧)→21刘志盛。
其中,第20世刘运*,明德大学毕业,早年与刘少奇等从事革命工作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市人民银行行长。第21代刘志盛,谱名刘泰发,字志盛,号昌发,湖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,对图书馆学、版本目录学、文献学都有较深的造诣,著有《王船山著作版本源流考》等文章。
|
|
|
序言: |
|
|
宗宝谟 南宋杰出学者
|
陆象山 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
“心学”创始人
|
李东阳 明朝吏部尚书、华盖殿
大学士、宰相
|
罗洪先 明嘉庆状元、杰出学者、
“心学”继承者
|
一修族谱原序:
文慎
|
二修族谱赠序:
|
徐关宝 车鼎晋 简廷左 王敔 彭彪
|
吴伯虬 曾万英 李架
|
原序:位尊 朝捷 朝甲 天经 天伦
|
子伯 子羽 子甡
|
三修族谱赠序:车音
|
原序:位燮 子琮 子焕 鼎瑗
|
四修族谱赠序:罗厚宪
|
原序:鼎严 祚墉 祚里
|
五修族谱序言: |
祚旦 祚圭 祚高 祚讼 |
六修族谱赠序:宗高翔 |
原序:祚佐 佩德 昌淋 昌家 |
七修族谱序言:乐熙 |
八修族谱序言: |
默山澄昌 昌容晓潭 仪生善迎 |
友情连接: |
|
|
|
法戒集说 圣论易解 |
祠堂图 三公祠 忠公祠图
主公祠 |
祠堂源流 祠堂说(二则)玉润堂记 |
庐舍 建置 |
家训(十六条)规约(十八条) |
规训歌(十二首)孝行事迹 |
戒赌歌 戒淫文 戒溺女歌 |
家礼 四礼仪注 四礼纂要 |
祭器 陈设图 五宗图说 五宗法 |
五服图 祭祀规约(十条) |
祭田说 坟山禁约 |
恺慎二房洞冲合约 |
茔图
|
|
|